洛科威大中华区总裁Peter Schou(司沛德)
一如既往看好中国市场
记者 路 平
记者: 2012年洛科威集团宣布斥资10亿元人民币在天津打造世界最大岩棉生产线。有媒体曾经报道天津岩棉生产基地于2014年投产,请问,天津建厂一事进展如何?什么原因导致天津生产基地没能如期建成?
Peter Schou(司沛德):在天津投资建厂是2011年至2012年期间做出的决策,当时的市场环境跟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。当时有公安部消防局“65号文”,要求外墙保温必须采用A级保温材料,当时市场有非常乐观的前景,也是因为政府的积极政策,国内很多企业都投资上岩棉生产线。但是,当我们做出投资决策之后没多久,“65号文”就不再执行了,整个市场马上发生了很大变化。我们看到市场一下就两重天,包括我们之前已经签约的一些合同也被取消了,对我们造成了比较大的打击。
当然,一方面是由于政策的变化造成了市场的急剧收缩;另一方面,很多新的岩棉生产线建成,整个行业产能急剧扩大,造成市场竞争加剧,岩棉价格甚至降低了50%以上。今天的外墙保温市场如果按照当时的市场环境预计,岩棉保温材料的市场容量至少应该是今天的3倍,而今天真正的市场只有当时我们设想的三分之一,而价格只有当时的一半。可以想象,如果现在我们投资最大的岩棉生产线在天津的话,几乎是一个灾难,因为目前市场发展没有那么快,如果继续投资那么大的一个项目,对我们股东来讲是不能接受的,作为上市企业我们要对全体股东的利益负责。
当然,也不是说我们就不投了,我们现在还在评估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,有可能还会在天津投,但是不会投这么大的项目,我们要做一个方案的评估。
节能环保、产品安全问题
记者:作为岩棉保温行业的领导者,洛科威一直致力于A级外墙保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,为什么洛科威对岩棉系统综合应用如此重视?
Peter Schou(司沛德):作为行业领导者,我们觉得有义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产品,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投入很多精力和资源帮助行业制定标准,帮助开发商和施工企业更好地应用产品,同时我们也提供很强大的技术支持等等,我们希望提供整套的解决方案。
除了行业之外,我们也非常关注最终用户(住户)他们的安全,除了防火安全还包括房屋的舒适度、吸音、降燥等功能以及节能情况,因为节能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环保及更多的减排。
两周之前刚有一位欧洲的专家,专门到洛科威来,去兰州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。我们不仅仅是想怎么去卖我们的产品,我们更多的是想着帮助设计院、设计师怎样更好的设计建筑,比如说怎样让房子更加节能,包括窗框、门框等,除了保温材料之外,我们还会提供其它专业知识使建筑更加节能。
记者:目前,节能、环保已是全球共同的话题,岩棉企业曾经被认为是高能耗、高污染企业,洛科威公司自身在绿色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?现在国家环保标准越来越严格,洛科威在生产中是否采用了脱硫等先进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?
Peter Schou(司沛德):作为龙头企业,我们肯定是要跟着国家政策走,如果政策有要求,我们肯定是要满足国家的政策要求。
关于岩棉的能耗,如果光看他生产端能耗,有点不公平,因为岩棉本身是节能的产品,还是应该从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。我们在国外做过这方面的实际测算,岩棉从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,生产岩棉需要的能源跟它在应用中节约的能源相比,它装上墙后节约的能源从投资回报期的角度来看,装上八周(相当于两个月)的时间就能够把制造岩棉所消耗的能源收回来。
洛科威的生产工艺是我们自己设计的,我们每年都会投入很多资源(人力、物力、财力)研发设备工艺,来改进我们的工艺,使能效更高。不久前,我们还对广州工厂进行了工艺改造升级,升级完后我们的材料利用效率至少比国内同行业高出20%,同时我们还设了一个回收车间,这样能够更多地利用回收材料。
未来,如果我们投资建厂的话,我们会上一些新的技术,比如说我们会完全回收所有的废料,不仅是我们自己的产品,甚至是别的岩棉公司的(废料)产品也可以回收,重新回炉,把它烧成砖块一样的东西,然后再作为原材料重新生产岩棉。
关于脱硫,我们知道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,虽然现在还没有强制必须要上脱硫设备,但我们现在已经在考虑,有这个计划,我们在明年上脱硫设备。但是我们希望,整个行业应该是公平的,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,应该对整个行业都要有一个要求。
如果是整个行业都做脱硫,我们很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,我们希望整个行业都应该有这个义务。当然,另外也涉及到成本问题,从地产商的角度也会考虑成本问题,如果上了脱硫,生产成本也会相应提高。
因为我们在世界其他工厂也上了脱硫设施,所以我们在这方面是很有经验的,如果要上的话我们很快就能启动,我们有这个信心。
市场形势、企业发展问题
记者:2013年中国岩棉行业产能集中释放,对洛科威在中国的市场有怎样的影响?
Peter Schou(司沛德):市场的影响跟行业产能关系不是很大,行业发展对我们也是好事,我们也愿意看到岩棉行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。我们的投资决定主要还是受政策的影响,我们觉得现在的政策没有之前的那么乐观。另一方面,岩棉的价格目前很低,岩棉行业许多企业是在亏本。
大的投资项目不能说是取消吧,只是暂时缓一缓,因为我们相信未来5到10年这个市场还是会很好的,只是把这个想法先缓一缓,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个市场。大的生产线跟小的生产线还不一样,小规模的岩棉生产线看环境不好就关了,但是,如果是很大的生产线成本是很高的,如果停产一、两天损失是巨大的,所以投资大的生产线是必须要很谨慎的。
记者:你认为中国岩棉行业未来的市场前景如何?洛科威是否会增加在中国的投资?如果增加投资是自己建厂还是收购其他工厂?
Peter Schou(司沛德):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岩棉市场,我们也认为中国是最有潜力的市场,我们相信中国会有一个很好的前景。事实上洛科威还有很多的创新产品,这些产品在欧洲已经应用,但是目前还没有引进到中国,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目前积极地和中国政府合作,去强力推进一些政策和标准的制定,这样,在中国我们就会有权利和机会去使用这些新的产品。
我们对这个市场还是很有信心的,尽管有的厂家出来了,我们看到市场的发展过程可能有些波动,但是它最终还是要平稳的,随着大家对岩棉的认识越来越高,相信这个市场潜能还是很大的。它就像发动汽车一样,开始的时候可能发动的慢一些,开起来后还是挺平稳的,所以我们对这个市场很有信心。
当然,前期可能会有一些波折,但是我们也不担心,因为在别的市场也是这样的,在俄罗斯、北美我们都经历了这个过程。
我们现在不能排除任何的可能性。有可能将来我们还会考虑投资大的项目,但是目前来看,作为起步阶段我们会投资小的项目,可以是新建厂,也可以是收购,我们现在不排除任何可能性,我们也在研究这件事情。
记者:洛科威的战略目标是什么?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如何拓展中国市场?
Peter Schou(司沛德):我们在中国的努力主要是想建立起这个市场,我们相信将来在10年内,中国的市场会越来越大,能够建立起更多的工厂。
现在,我们考虑的问题是怎样评估我们的投资市场和领域,我们应该在哪个区域去投资,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西安做这次活动,我们想评估西安这个市场,包括我们还在青海、兰州做一些活动和投资评估,就是想能够确定将来我们在中国的哪一个地区能够做更好的投资。
我们也希望中国的大众能够增强这方面的意识和知识,能够了解什么是外墙保温系统,能够增强防火意识,当然对于大众的意识提高我觉得是更困难些,我们需要发现一个更好的渠道,能够做这方面的宣传和推广。
背景链接>>
2011年3月,公安部消防局在上海胶州路公寓“11·15”和沈阳皇朝万鑫大厦“2·3”大火之后,下发了《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》,通称公消(2011)“65号文”。
通知明确要求,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必须使用防火级别达到A级的不燃材料。通知一出,立即使岩棉保温材料成为全社会焦点,岩棉行业进入了一个极为红火的阶段,全国各地的大小岩棉厂迅速上位。
2012年12月,公安部消防局又下达《关于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》,通称“350号文”,决定取消执行“65号文”。
一石激起千层浪,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,岩棉行业可谓从盛夏直逼寒冬。2013年,岩棉行业经历了极为难熬的日子,大企业的利润同比平均下降30%~50%,小企业更是举步艰难,朝不保夕。这期间新建生产线的岩棉企业,甚至还来不及投产,就几近破产。而众多行业领军企业的经营者,亦对以后的岩棉市场不看好,认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形势将更加吃紧。
作为岩棉行业的领军企业、世界上最大的防火岩棉生产商洛科威公司,面对变化多端的中国市场,怎样调整投资策略以抵御风浪?对中国未来的市场又有怎样的预判?5月28日在西安,在洛科威举行的大型墙体保温层燃烧试验见证活动上,记者采访了洛科威大中华区总裁Peter Schou(司沛德)先生。
摘自《中国建材报》2014.6.30